第五章 春花秋月何时了(10 / 16)
唐·韩愈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飞云断岸,不畏争斗艰险,面对这浩然茫茫的江水,暮霭沉沉的云山,先生,你可曾将栏杆拍遍?你坚持以峭拔的姿态仰望苍穹,在这样的高处,放逐的命运是不可改变的现实吗?既然选择了身为万民,一身何足惜?唯有以死付国,才能得以永生。你浪漫的诗歌铺洒人间,爱国的情义感天动地。那如椽的笔墨接近底层的苦难,也接近社会和时代的良知,使正义的热浪在广阔的生活蒸腾,使希望的火焰在历史的天空燃烧。
春秋的河流,冲洗陈旧荒凉的古迹,枕着月光的白石,磨不掉坚硬的棱角。数千年的过往,充满无尽的变数与传奇。天下物事,莫过于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然而,先生,你的骨血里却只有黎民苍生,只有祖国山河。你虽不是那个年代的王者,却用一生的襟怀关爱黎民百姓。你赤胆忠心支撑着那个行将覆灭的王朝,在黑暗的夜里,上下求索着远处的黎明。
魂兮归来,也不能再看一眼,昨日的故土。只有留在江畔的柳荫花坞,记住那俯身探水的清魂。虽然心系故国,水已齐胸,是否你还回眸,对天下苍生留下难舍的牵念。先生,当你看到如今的太平盛世,看到黎民百姓在端阳佳节用各种喜庆热闹的方式将你祭怀,是否会感到由衷的欣慰?那汨罗江岸如流的龙舟,百姓人家门檐高挂的艾草,乌衣长巷飘散的粽子清香,还有街闾酒肆里弥漫的雄黄烧酒,都是为了祭奠你一腔热忱的忠魂。先生,你可知道,你一世的长眠,换得了天下百姓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魂兮归来,你的行程就是到乐平里的故乡和回汨罗江的旧迹。当你徜徉在屈子祠,会想起那些遥远却又无法忘却的过去吗?几千年前的日子里,你又是否梦见过多年后这样繁盛的情景?当年的楚家天下,已如东逝的江水。而你高贵的人格,却矗立千秋万载。沉舟侧畔千帆,白云走过青山。先生,是你用不屈的生命驾驭了千年的文明,用浩瀚奔流的思想、大气磅礴的精神,奠定了华夏民族永恒的爱国情怀。
一曲终为绝响,寻觅千古知音。伫立在屈子的雕像前,来一段心灵的对话。就这样,将七色散尽,将五音沉吟,在端阳佳节,邀你对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