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8(4 / 6)
如我们那在革命发生之前老老实实的第三等级民众一样······
也许在你的心中,皇帝陛下有着这样或者是那样的缺点,但是不能否认的,他本人为多少有着宏伟抱负并且有着卓越才能的优秀青年们提供了能够一施才华的空间——封自己的士卒为国王,让一个小兵也能够成为元帅,不论你的血统,不看你的头衔,一切只凭能力。只要有能力,你便能一夜之间扭转乾坤,这在我们之前的世代,是多么的不可想象啊!而在这个世界上又有哪位君主,能够做到我们的皇帝陛下这样的唯才是举呢?倘若伏尔泰能够活到如今的世代,那么想必他便不会再为没有投生为一个英国人而感到痛苦。
无论是开明□□、□□亦或者是乔纳森的那种民主,本质上不过是一种管理国家的方式,方式本身无所谓优劣,最终评判的标准无非是人民是否从中得到好处······
最后,关于你所询问的皇帝陛下将要进军俄罗斯的事情,我并没有听到任何与之相关的传闻,固然我们的皇帝陛下征途远大,但个人认为,那个遥远而蛮荒的国度并没有什么我们所需要的,而皇帝陛下的冠冕,显然也不需要伊凡们的鲜血来使之更加的光彩。
企盼着你的回复。
另附上我闲暇时的拙作,感谢你不停的督促,让我有勇气和耐心将那一闪而过的脑中幻想付诸于笔下。
您忠诚的
马利-亨利. 贝尔
1811年7月23日 巴黎”
海伦又将整封信读了两遍,才将其折起放回信封中。然后她拿起了另外一个信封,用裁纸刀小心的打开,取出里面亨利所说的拙作。
海伦迫不及待的打开读了起来。几个月前,亨利曾来信告诉她,说在他的军旅生涯中,他见识过很多有趣的事情,他有想法将其中的一些转化为文字,但是一直都没有勇气真的付诸于行动。
对于亨利的这个念头,海伦当然是大为高兴,她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去鼓励他将这个冲动化为行动,并且一直在之后的信件中都一直保持着对这件事情进展的高度关注。而现在,她终于要看到他的作品了,她仿佛已经可以看到未来的那个文坛巨匠正在散发出他夺目的光辉。
海伦高兴把信纸捂在胸前,她可要好好的保存好这份手稿呢,说不定这还是未来那位伟大的司汤达先生的处女作呢!
作者有话要说: 这么长时间没有更新,内疚ing~~~不过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